佳木斯大学康复护理教学改革的“三驱”模式与廿五载实践
2025-10-22 08:57:04
  • 0
  • 0
  • 0

作者||梁久红(小作家网总编)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宏伟蓝图下,佳木斯大学康复护理教学团队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立教育教学改革潮头。经过二十五载的不懈探索与深耕,团队成功构建并实践了以“价值引领、数智赋能、理实协同”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壁垒,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康复护理人才开辟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卓著的育才新路。

铸魂育人:以价值引领锚定成长航向

团队始终将“价值塑造”作为人才培养的定盘星,把思想政治教育像盐溶于水一样,有机融入康复护理专业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创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团队协作”的教学组织形态,汇聚医师、治疗师、护师组成“三师”型跨学科育人团队,共同聚焦学生核心能力的达成,突出目标导向与成果导向。

此举有效凝聚了师资“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三重合力,不仅传授了专业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职业认同与人文关怀精神,筑牢了立德树人的坚实根基。

智慧升级:以数智赋能重塑教学形态

直面数字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团队大力推动“数智赋能”深度融入教与学。通过精心设计“三段”优化的教学流程,构建起支撑泛在学习的智慧环境。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精准刻画,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智能推荐与学情的精准评估。

这一变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了教学过程的效率与质量,使教学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

知行合一:以理实协同锻造实战能力

为彻底破解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两张皮”的难题,改革着力构建“理实协同”的育人新生态。团队设计了由“基础实训→虚拟实操→临床实践”构成的“三阶”递进式教学路径。这一路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有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着重培养其独立面对并解决临床实践中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综合能力。由此,学生实现了从认知理解到实践创新的关键跨越,完成了以核心能力为主线的最终塑造。

廿五载砥砺耕耘,结出累累育人硕果。在改革的有力推动下,佳木斯大学护理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康复护理学》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儿童发育保健护理》跻身国家精品线上资源共享课及省一流本科课程之列。团队还荣获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称号,以及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此外,团队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18项。

佳木斯大学康复护理教学团队廿五年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更以其扎实的成效,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康复服务需求,持续输送着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优秀康复护理人才,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